为深化家校医协同育人机制,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帮助家长关爱学生心理健康,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学院于2024年10月12日组织学生家长线上观看由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莫大明主讲的《家校医携手 关爱学生心理健康》主题心理讲座。
讲座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从健康的全面定义出发,深入剖析了心理疾病的多种诱因,分析青春期学生在身心发育上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和行为。莫医生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科学的解释,帮助家长们认识到青春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阶段,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讲座特别强调了亲子沟通的重要性,并从如何进行良好的亲子沟通方面进行了重点讲解。莫医生建议家长们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与孩子进行交流;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支持;还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的心态和行为习惯。
此次讲座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和热烈反响。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聆听讲座,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也将运用学习到的亲子沟通技巧与孩子建立更加紧密和和谐的亲子关系,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学院也将继续深化家校医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和帮助,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以下原文节录部分家长感悟:
23102刘新月家长:作为父母,我们时常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但往往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关心和支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更加坚韧和乐观,还能够促进他们更好地认知和理解外部世界。
23202张玉春家长:以前总觉得自己作为家长,要多给孩子讲道理,但其实孩子更需要我们耐心听他们说话。学会用心听,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例如,孩子放学回来兴奋地分享学校的事情,以前可能会中途打断发表自己看法,现在知道要先完整地听孩子说完,再给予回应。 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也让人深受启发,表达自己的感受而非一味指责孩子。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不再说“你怎么这么笨,考这么差”,而是说“看到这个成绩妈妈有点担心,我们一起找找原因好吗?”这种沟通方式更能让孩子接受,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理解孩子心理成长规律。明白了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和特点。比如孩子在青春期时,追求独立和自我认同,这时候过多的管束可能会引发逆反心理。要学会适当放手,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同时又在背后默默关注和引导。就像孩子开始自己挑选衣服,虽然搭配可能不符合我们的审美,但这是他们表达自我的方式,我们应该尊重。
23206祁紫涵家长:观看过程中,我深受感动的是社会各界对青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支持。从政府的相关政策、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家庭营造温馨氛围,到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服务、媒体积极传播正能量,合力为孩子们营造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
(文:熊思怡;审核:许花;责编:林杜鹃)